东北大酱25袋包邮偏远地方除外只限北京,天津,辽宁,吉林,黑龙江,上海,江苏,浙江,河北,安徽,山东等地。
河南,广东,湖北,重庆,四川,福建,湖南,陕西,山西,江西等地加5运费。
内蒙古,广西,海南,贵州,云南,西藏,陕西,甘肃,青海,宁夏,新疆等地运费客服。,限发中通,韵达快递,每人限拍25袋,多拍需要加运费,如需其他快递客服。
“烀黄豆,摔成番缸里窖成百世香;蘸青菜,调菜汤,叨上一匙油汪汪。”这首童谣唱的就是东北大酱。
在东北,大酱像辣椒在湖南、羊肉在陕北一样,是须臾不可或缺的东西。对于一个东北人来说,可以无妻无子无房无地,但绝不能没有大酱!特别是在农村,更是如此。 在东北农村,家家都下酱。东北土质肥沃,盛产大豆,这是下酱的优质原料。东北地区产的大豆,粒饱,瓣大,含油多,下出的酱金黄如乳,香气馥郁,人谓“黄酱”、“家酱”或“东北大酱”。 东北大酱做法 传统东北大酱做法:将豆子炒熟碾碎发酵而成,一种是烀熟后储存发酵。烀豆制酱,按老规矩要历经大半年的时间。秋收过后,用簸箕簸出一些无虫口的大豆来,洗净,架上木炭火在大锅内烀熟。火停后焖上一宿,次日揭锅,那豆子被煨得软软烂烂,手捏成团。主妇们在炕上放一方桌,捞出豆子,放在桌上揉成团,再摔成长宽各十公分、高二十公分左右的砖坯形状长方体,这就是“酱块子”。 天冷后,庄户人家都要摔十几块“酱块子”。乒乓乓一通响,家家飘出了豆香,村里村外,香气氤氲。摔好的“酱块子”一律用纸包好,放在阴处阴干,一直放到第二年的开春。春天到了,选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,主妇们开始“下酱”——把已发好酵的“酱块子”拿出来,用温水将其洗涮干净,凿碎,兑上适量的水和大粒盐,放进酱缸,等待再次发酵——这个过程叫“下酱”。“下酱”后头一两周里,需要一位有耐心的专人,每天至少一次坐在酱缸旁“打耙”、“撇沫儿”。满月后,还要“滤酱”——拽来铁网眼筛子,架在酱缸之上,捞出缸里未完全融化的“酱块子”,用筛子一遍遍地挤压,直至将缸内所有的“酱块子”过滤成粥状,这便是酱的雏形。用布蒙住酱缸一周左右,酱便可以倒入碗碟摆上餐桌了。新酱金黄色,十分诱人。 东北大酱吃法 东北大酱的吃法可以用“丰富多彩”一词来形容。常见的吃法有:鸡蛋酱,肉末酱,小鱼儿酱,茄子丁酱,土豆丁酱,萝卜丁酱,芥末炸酱等,滋味各异。最普遍的吃法是:一碗纯大酱,不加任何作料,用来蘸蔬菜吃。东北人一旦嘴里无味,腹内生火,就一定要吃蘸酱菜了。蘸酱菜属于组合菜,其中包括生白菜心、生红心萝卜、生黄瓜条、鲜生菜、鲜尖椒以及焯过的菠菜。吃起来非常煞口,非常开胃,非常痛快,人也非常亢奋。说东北人嗜酱如命一点都不为过。众所周知,山东人引以为豪的是“煎饼卷大葱大酱”,在东北,则换成了“大碴子”就大葱蘸大酱了。 与玉米面相比,玉米碴更能体现东北人的粗线条,更能显示其粗犷的个性。一大锅夹杂着芸豆香气的大碴子,上面浮着鱼泡般的咸鸭蛋,再配上饭桌上一大堆翠绿可人的时鲜蔬菜,最不能少的,是那盘刚刚出锅、香气四溢的鸡蛋酱。无须什么山珍海味,甚至可以没有炒菜,这样的吃法却与东北的环境和人文很相配! |